在下游應用端,LED顯示屏企如洲明科技、利亞德、雷曼光電、奧拓電子、聯建光電、易事達等均已推出Mini LED顯示屏產品。其中洲明科技已實現4K 162寸MiniLED產品的批量化生產,雷曼光電量產了基于100um芯片規格4K/8K超高清顯示產品。
隨著以芯片生產商三安、國星光電和國內屏制造京東方為代表的相關大廠持續投入,其工藝制程將會日趨成熟、產品性能也會逐漸改善,生產成本也會下降到合理范圍,從而給LED背光和顯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由于Micro LED尚未達到可以大規模推廣應用的程度,從而MiniLED在技術成熟度、性能以及實際應用方面都具有較MicroLED更加廣闊空間因而成為其前導技術,相對于傳統LED而言又具有更優的性能表現,同時在成本上MiniLED也更具優勢。
MiniLED名為次毫米發光二極管,芯片尺寸大約是在100-300μm之間,是介于小間距LED與MicroLED之間的過渡產品。早期產品是在常規戶內外的顯示屏以及小間距顯示屏幕應用的基于正裝的LED芯片。目前主要指用于顯示應用的芯片尺寸在80-300μm之間的倒裝LED芯片。
MiniLED除可運用在顯示屏外,還可作為LCD面板背光,應用在手機面板、車載面板和電視面板中,其顯示效果可與OLED相媲美。
與OLED相比,MiniLED多以HDR(高動態范圍圖像)、異型顯示器等背光源應用和顯示屏應用為訴求,在良率、成本、節能效果和顯示性能等方面也具備優勢。但是成本較高是當前制約MiniLED廣泛應用的主要因素。
采用Mini LED直下式背光的電視成本將比OLED低20-30%。側光式背光電視面板只需數十顆LED燈珠,5寸左右手機背光只需要25顆LED,若采用Mini LED的話,電視LED背光則需要至少數萬顆LED,手機LED背光則需要九千到一萬顆LED。這對于上游芯片廠商和中游封裝廠商來說,將大大提高需求。

由于傳統LED背光滲透率已接近頂點,再加上OLED對LCD面板形成巨大的沖擊,使得LED背光市場規??焖傥s。
同時由于OLED產能緊張,三星OLED產能基本被蘋果包攬,MiniLED可以說是LCD面板廠商和安卓系手機廠商共同實現曲線救國的一條道路。
MiniLED背光技術與傳統LED背光技術的差別僅在于使用更多顆MiniLED芯片,對于面板廠來說,只需要重新投資部分設備,如打件轉移、檢測設備,以及重新設計驅動IC和挑選基板即可。尤其對于在OLED領域落后的中國臺灣廠家,MiniLED方案備受青睞。

根據工信部近期發布的消息來看,按照規劃2022年,我國的4K電視將要全面普及,8K電視也將逐步展開。而目前我國4k產品電視機年出貨約占總體電視產品出貨的50%,因此超高清電視成為重要的需求升級點,而MiniLed預計將成為4K/8K標準下,電視及室內大屏需求的主力高端產品。
除此之外,游戲競技液晶屏、高端筆記本等大屏環節對MiniLED應用更加剛需,主要由于普通背光大尺寸液晶屏在顯色效果存在劣勢,以及OLED屏在大屏中應用的良率及壽命問題等難以解決。隨著成本的下降,MiniLED將逐漸向顯示和中大尺寸背光滲透,大屏應用有望率先成為MiniLED的主戰場。